罹患重症甲流肺炎 56岁大姐命悬一线
2个月前的一个傍晚,安贞南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曹海泉主任医师下班不久,便接到营山县人民医院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。电话称,56岁的张姐(化名)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状态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现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干咳、高热,病情迅速进展,很快出现呼吸衰竭,被送入县医院重症医学科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各种抢救,但病情难以控制,在呼吸机送纯氧的情况下,血氧饱和度仅为70%。刘大姐的主管医生想到曾经在安贞南充医院学习过的ECMO技术可能有效,经征求家属意见,家属表示要尽一切力量挽救患者生命,随即联系我院重症医学科使用ECOM对刘大姐进行救治。
ECMO也叫“人工肺”,是危重症患者的“救命神器”,它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,让血液与氧气充分氧合后,再输回体内,以替代心肺功能,为受损心肌细胞和肺功能恢复赢得宝贵时间。
跨院救援抢夺生机ECMO小组攻坚克难
面对患者家属的殷切期待,科室ECMO小组立即进行了线上会商评估,考虑刘大姐病情不稳定、氧合极差,ECMO目前是唯一的救命希望,需要携带ECMO设备紧急前往,在营山县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就地进行ECMO上机,然后在ECMO支持下再转回我院治疗。
时间就是生命。ECMO学科带头人夏滕飞副主任医师、ECMO护理组长方玉红主管护师等立刻准备院外安置ECMO的相关设备耗材和药品,并紧急联系急诊科吴征臻主任派遣院前急救小组和救护车等。
当ECMO小组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营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时候,张姐的指脉氧仅为60%,靠多种升压药物和强心药物维持生命体征,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。
夏滕飞等立刻进行快速进行消毒铺巾、血管穿刺、管道连接等,方玉红主管护师熟练地进行管路预充等,营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小青、刘双主治医生等进行ECMO相关医疗物资的快速准备,ECMO上机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……随着张姐静脉里乌黑的血液被抽出、氧合后鲜红的血液被送入她的体内,快速而专业地抢救,张姐的生命体征逐渐好转。
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ECMO成功上机,仅仅是为患者转运赢得了时间,而ECMO患者转运是非常复杂和具有潜在风险的。深知转运过程的治疗和护理才是关键的ECMO小组不敢有丝毫放松,对ECMO、呼吸机、监护仪、微量泵、负压吸引装置等各种转运过程中的细节都做了精心安排。
凌晨4点,ECMO小组在充分评估张姐状态,决定启程转运。 途中,即使有了充分的准备,转运之旅依然一路惊险。期间数次出现血压或血氧的下降,ECMO小组各司其职,通力合作,及时调整仪器参数和药物剂量,平安将张姐转运回安贞南充医院重症医学科。
精心治疗月余康复患者信任是最大支持
张姐入院后,早已等候多时的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从ECMO小组手中接过“接力棒”,在北京安贞医院长驻我院的心外重症专家马敏教授指导下,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,张姐生命体征渐趋稳定,但左肺改善不理想,重症团队决定为张姐复查CT,在ECOM小组精心准备下,充分做好ECMO转运环节的风险点排查和风险预案准备工作,夏滕飞、高薇主管医生、方玉红等多名团队成员再次携带ECMO外出检查。